本刊记者/王若兰
30岁的白领小夏(化名)正经历着都市职场人的典型困境——她的肩背仿佛被无形的枷锁禁锢,持续不断的钝痛像附骨之疽,无论是伏案工作时的正襟危坐,还是下班后的“葛优瘫”,甚至深夜入眠时,这种酸痛都如影随形。
空调冷风更似催化剂,将疼痛与寒意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。
为了摆脱这恼人的疼痛,小夏尝试过按摩、健身、膏药等常规手段却收效甚微,就在她感到绝望之际,同事向她推荐了中医特色疗法“火龙罐”,并信誓旦旦地表示效果非常显著,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小夏走进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,挂了中医科主任朱诗平的号。
令她意外的是,中医科治疗室外长长的排队队伍中,里竟有半数都是与她年纪相仿的年轻人。“这已成为我们科室的新常态。”朱诗平主任指着诊室外的长队说道,“现在,中医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青睐。”
中医正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一场静默的健康革命。
▲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,患者小夏正在体验火龙罐灸
朱诗平主任所在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,开展了火龙罐、红炉拨筋罐、平衡火罐、葫芦灸、穴位贴敷、耳穴压豆、耳尖放血、腕踝针等多种中医传统疗法及特色疗法。
传统疗法是根基,特色疗法是枝叶。特色疗法往往以传统疗法为基础,但通过改良或融合现代技术,形成更精准、更符合当代人需求的治疗方式。
以往,这些疗法主要受众是中老年人,而如今,它们却成了年轻人的“心头好”。朱诗平主任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——“年轻人的亚健康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。”
当代年轻人生活压力大,熬夜、久坐、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如同隐形的杀手,悄然侵蚀着他们的健康。长时间吹空调、喝冷饮等行为,更是让“亚健康”问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。
腰酸背痛、肠胃不适、失眠、脱发、疲劳、免疫力下降等问题,如同梦魇一般困扰着他们。
虽然年轻人渴望改善身体状况,但他们对药物的副作用心存顾虑。而艾灸、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,宛如一场及时雨,不仅能立竿见影地缓解身体不适,还能从整体出发,通过调理身体机能、改善生活方式来防治疾病,真正实现了“标本兼治”,完美契合了年轻人的需求。
性价比优势同样不可忽视。小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以前肩背酸痛时,她会去养生馆、美容院按摩,每次时长半小时至1小时,价格要接近200元;但其从业人员鱼龙混杂,有时候会担心被“按伤”。
来中医科看诊、治疗,享受的是专业医护人员服务,只要设置为定点医院,费用大部分可以用医保报销,自费部分还能刷医保个人账户余额,既实惠又放心。
“其实,中医及其疗法的作用远不止于此。在治疗很多大病、全身性疾病时,它们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”朱诗平主任强调道。
以慢性肾病患者为例,他们在接受透析和药物治疗后,常常会出现水肿、便秘、胃口差等不适症状。
虽然这些问题看似不致命,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,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。此时,服用中医汤药就能如春风化雨般,缓解这些症状,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。
再比如,一些患者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佳,甚至出现“胃瘫”,导致进食即吐,无法正常摄入营养。这时,葫芦灸、火龙罐灸等特色疗法就能大显身手,促进胃肠功能恢复,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饮食。
此外,疾病不仅会侵蚀患者的身体,还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,导致焦虑、失眠等问题。对于这类患者,耳穴压豆等传统疗法就能派上大用场。
“在诸多疾病的治疗方面,中西医结合就像是一对默契的搭档,能给患者带来两大显著好处。”朱诗平主任介绍说。
一是强强联合,产生“1 + 1>2”的协同效应,治疗效果更佳,患者恢复更快;二是能有效缓解手术、西药带来的“副作用”,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少“受罪”,就医体验更好。
进入临床工作多年以来,朱诗平主任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推进中西医结合治疗。
他深知,要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,必须加强科研攻关,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作用机制,规范中西医结合干预流程,并明确疗效。为此,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,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,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入研究,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
在临床实践中,朱诗平主任积极倡导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。他与其他科室的医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,定期组织多学科会诊;各学科专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,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评估,为患者量身定制更加全面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比如,对于减重的患者,除了调整饮食、运动等生活方式外,还可以结合中医的埋线疗法,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代谢,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。
再比如,对于接受手术、化疗、放疗的肿瘤患者,可以配合中医的火龙罐扶正祛邪、软坚散结等方法,减轻患者的痛苦,提高免疫力,延长生存期。
朱诗平主任所在的医院是广东省中西医协同“旗舰”医院,也是国家中西医协同“旗舰”科室,医院也高度重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,给予了大力支持。
医院推行了“中医协同共管模式”“多学科联合门诊服务”,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了便捷的平台;组织、开办了多期“西学中”培训班,鼓励西医学习中医知识,培养了一批既懂西医又懂中医的复合型人才,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其实,中医能成为年轻群体中的“新宠”,不仅是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,更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。
未来临床上,在诸多疾病的诊疗中,中西医结合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,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