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是个好医生
2014-08-18 


受访专家:赵文华(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常务副主任)


不运动,真的会死

不运动会死,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。

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调查数据显示,缺乏运动是紧排在高血压、吸烟和高血糖之后的导致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大危险因素,全球6%的人类死亡是缺乏运动造成的。也就是说,每年有330万人死于缺乏运动。

21世纪的今天,不再是鼠疫、天花、霍乱等急性传染病横行的时代。每天挤在医院里看病的,绝大多数是被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折磨的人。

很明显,身体活动不足,容易导致肥胖、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,而这“三高一胖”,正是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。


媲美药物的疗效

那么,增加运动,是否能促进各种慢性病某种程度的自愈呢?答案是肯定的,有规律、定期、定量的身体活动,已被证明能有效防治慢性病。

关于这方面的研究,近几年美国得出来的结论,美得简直让人难以置信。你不会相信,规律的定期运动,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,居然比单纯标准化用胰岛素降糖还要好一倍以上;抑郁症患者,如果能定期规律运动,其获得的效果和服用百忧解(一种抗抑郁药物)一样有效。

在预防疾病方面,研究发现,一个经常运动的80岁老人,其死亡风险要比一个缺乏运动的60岁的人还低。定期运动,还能使心脏病和高血压发病率降低40%,卒中风险降低27%,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58%。

所以说,运动就像药物一样,有明确的治病作用。运动已被证实可以治疗和预防包括糖尿病、心脏病、肥胖、高血压等40种以上的慢性病。


开一张运动处方

但是,扭伤肌肉、运动猝死等运动导致的损伤比比皆是。可见,运动不能盲目进行。

既然运动是一种“药”,那么,它就应该像检查项目或药物一样,由医生开出药方,给出科学的运动指导。

2007年,美国运动医学会(ACSM)和美国医学会(AMA)正式推出“运动是良医项目(Exercise is MedicineEIM)”。该项目已在全球15个地区、30多个国家启动。项目已进入美国的医疗系统,作为医疗处方手段之一。

EIM中国项目举办了“EIM中国项目心血管医生师资培训班”,它使医生了解到,在建议患者运动前,首先要评估其危险分层;并且,不同的心血管病患者,其运动处方也有一定的差异,这样患者才可以得到最有益的运动指导。

如果你平时没有定期运动的习惯,恰巧又有冠心病、高血压、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,那么,开始运动前,建议找一个做心血管康复的医生,请他开出运动处方。

记住,在开处方前,医生会给你填一个似“查家底”般的详细表格,以作为运动风险评估。拿到这张表,说明你应该是找对人了。


扫一扫手机分享
关于我们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商务合作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加入我们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科普文章投稿


扫码订阅杂志

《中国家庭医生》杂志社有限公司 粤ICP备08029395号-1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-2013008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B2-20120211